子宮內膜異位癥
概述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是指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婦科疾病。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腔內,但由于子宮腔通過輸卵管與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內膜細胞可經由輸卵管進入盆腔異位生長。目前對此病發(fā)病的機制有多種說法,其中被普遍認可的是子宮內膜種植學說。本病多發(fā)生于生育年齡的女性,青春期前不發(fā)病,絕經后異位病灶可逐漸萎縮退化。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病理變化為異位內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圍組織纖維化,形成異位結節(jié),痛經、慢性盆腔痛、月經異常和不孕是其主要癥狀。病變可以波及所有的盆腔組織和器官,以卵巢、子宮直腸陷凹、宮骶韌帶等部位最常見,也可發(fā)生于腹腔、胸腔、四肢等處。
癥狀
1.癥狀
?。?)痛經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典型的癥狀,呈繼發(fā)性伴進行性加重,常于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經期第1天最劇,以后逐漸減輕,至月經干凈時消失。嚴重階段疼痛難忍,甚至止痛劑加量亦無效。疼痛由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內部出血刺激局部組織炎性反應引起。同時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分泌前列腺素增加,導致子宮肌肉攣縮,痛經勢必更為顯著。
?。?)月經異??梢员憩F為月經過多或者周期紊亂。造成月經異常多數與子宮內膜異位癥影響卵巢功能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可以發(fā)生卵巢功能失調,如排卵異常等
(3)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常伴有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不孕率40%~50%。主要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梢疠斅压苤車尺B影響卵母細胞撿拾;或因卵巢病變影響排卵。
?。?)性交疼痛子宮直腸陷凹、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可以引起性交痛(深部觸痛),經期排便次數增加、疼痛(里急后重)。
?。?)其他子宮內膜異位至膀胱者,出現有周期性尿頻、尿痛、血尿。腹壁瘢痕及臍部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則出現周期性局部腫塊及疼痛。腸道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可出現腹痛、腹瀉或便秘,甚至有周期性少量便血。異位內膜侵犯和壓迫輸尿管時,可出現一側腰痛和血尿,但極罕見。
2.體征
婦科檢查時可發(fā)現在子宮直腸陷凹、子宮骶韌帶或宮頸后壁,觸及一個或更多硬性小結節(jié),如綠豆或黃豆大小,觸痛明顯。陰道的異位病灶多位于后穹隆,檢查可見在后穹隆處有觸痛結節(jié),嚴重者呈黑紫色。卵巢血腫常與周圍粘連、固定,檢查時可觸及張力較大的包塊并有壓痛,破裂后發(fā)生內出血,表現為急性腹痛。
危害
1.癥狀
?。?)痛經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典型的癥狀,呈繼發(fā)性伴進行性加重,常于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經期第1天最劇,以后逐漸減輕,至月經干凈時消失。嚴重階段疼痛難忍,甚至止痛劑加量亦無效。疼痛由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內部出血刺激局部組織炎性反應引起。同時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分泌前列腺素增加,導致子宮肌肉攣縮,痛經勢必更為顯著。
?。?)月經異??梢员憩F為月經過多或者周期紊亂。造成月經異常多數與子宮內膜異位癥影響卵巢功能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可以發(fā)生卵巢功能失調,如排卵異常等
(3)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常伴有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不孕率40%~50%。主要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梢疠斅压苤車尺B影響卵母細胞撿拾;或因卵巢病變影響排卵。
?。?)性交疼痛子宮直腸陷凹、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可以引起性交痛(深部觸痛),經期排便次數增加、疼痛(里急后重)。
?。?)其他子宮內膜異位至膀胱者,出現有周期性尿頻、尿痛、血尿。腹壁瘢痕及臍部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則出現周期性局部腫塊及疼痛。腸道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可出現腹痛、腹瀉或便秘,甚至有周期性少量便血。異位內膜侵犯和壓迫輸尿管時,可出現一側腰痛和血尿,但極罕見。
2.體征
婦科檢查時可發(fā)現在子宮直腸陷凹、子宮骶韌帶或宮頸后壁,觸及一個或更多硬性小結節(jié),如綠豆或黃豆大小,觸痛明顯。陰道的異位病灶多位于后穹隆,檢查可見在后穹隆處有觸痛結節(jié),嚴重者呈黑紫色。卵巢血腫常與周圍粘連、固定,檢查時可觸及張力較大的包塊并有壓痛,破裂后發(fā)生內出血,表現為急性腹痛。
檢查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痛經,往往是后來出現的,尤其是育齡期女性,有過孕產史的女性,出現繼發(fā)性痛經比較多,
以前不痛經,后來出現的這種痛經,而且逐漸加重,不明原因的盆腔疼痛,同房的疼痛,肛門下墜的墜痛,排便困難,出現這些癥狀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有可能是患有了子宮內膜異位癥。
1.實驗室檢查
(1)CA125(癌抗原125)值測定作為一種腫瘤相關抗原,對卵巢上皮性癌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但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CA125值可升高,且隨內膜異位癥期別的增加,陽性率也上升,其敏感性和特異性都很高,因此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同時可以監(jiān)測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
?。?)抗子宮內膜抗體(EMAb)抗子宮內膜抗體是一種以子宮內膜為靶抗原,并引起一系列免疫病理反應的自身抗體,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標志抗體。血清EMAb的檢測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診斷及療效觀察的有效檢查方法。
2.影像學檢查
?。?)B型超聲檢查B型超聲檢查為婦產科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且對婦產科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作用。可確定囊腫的位置、大小、形狀及發(fā)現婦科檢查時未觸及的包塊。
?。?)腹腔鏡檢查借助腹腔鏡直接窺視盆腔,見到異位病灶或對可見之病灶進行活檢確定診斷,并可根據鏡檢的情況決定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分期及確定治療方案。在腹腔鏡下應注意觀察子宮、輸卵管、卵巢、子宮骶骨韌帶、盆腔腹膜等部位有否子宮內膜異位病灶。根據腹腔鏡檢查或手術所見情況,對子宮內膜異位癥進行分期及評分。
?。?)X線檢查可行單獨盆腔充氣造影、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協助診斷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
?。?)磁共振成像(MRI)MRI可多平面直接成像,直觀了解病變的范圍、起源和侵犯的結構,可對病變進行正確的定位,對軟組織的顯示能力增強。因此,MRI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及了解盆腔病變及粘連情況均有很大價值。
預防
1.適齡婚育
對晚育婦女,尤其是伴有痛經者,應盡早生育。
2.藥物避孕
已有子女或暫無生育計劃的女性,若有痛經,可選擇口服避孕藥,即可避孕,又可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
3.防止經血逆流
月經期間,禁止一切激烈的體育運動及重體力勞動;經期避免性生活;盡早治療宮頸黏連等并發(fā)經血潴留的疾病。
4.防止醫(yī)源性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
剖宮手術時注意保護好傷口,避免將子宮內膜帶至切口內種植。人工流產時,避免突然降低負壓,以防子宮內膜逆流入盆腔。輸卵管通氣、通水,子宮輸卵管造影要在月經干凈后3~7天進行。
病因
1.種植學說
經血逆流,內膜種植。月經期,經血從宮口、陰道排出體外是順流而下,但是有小部分經血或因其他原因夾雜著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由輸卵管道流入腹腔,種植在盆腔臟器的表層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病灶。
2.化生內膜
漿膜上皮,化生內膜。人體在胚胎發(fā)育時期,卵巢表面上皮、腹膜、陰道直腸膈、臍部均由體腔上皮化生而來,這些組織在性腺激素、炎癥、機械因素的刺激下能夠轉化,形成另一種組織,同樣可以化生為子宮內膜。
3.良性轉移
血液、淋巴良性轉移。這是一種較為罕見的發(fā)病原因。出現在肺部、腦膜、心包、四肢及其他遠端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是通過血液循環(huán)或淋巴系統(tǒng)將子宮內膜碎屑轉移停留在某臟器或組織上而發(fā)病。
4.醫(yī)源性的內膜移植
這是一種人為造成的使子宮內膜移植到某些部位,多見于剖宮產術,早期中期妊娠行刮宮術,分娩時行會陰側切術,人工流產術等過程中。
5.免疫防御功能缺陷
隨經血逆流至腹腔的子宮內膜,如同一種異物,會激活身體內的免疫系統(tǒng),動員出大量的免疫細胞及體液圍殲消除,假如體內免疫功能缺陷,就會發(fā)展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
6.遺傳因素
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和家族聚集性,有家族病史的人患此病居多。